-
電話:400-168-1222
-
QQ:1003451785QQ:1003451785
-
郵箱:hapmail@szhapc.com


新綠初上的北京,總會給人帶來特別的期待。
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與能源相關的內容占據1500字左右,10余次提到能源電力領域。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起步之年——特殊之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格外引人關注。
我們期待,這些關于能源電力的“關鍵詞”在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時期內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關鍵詞:“、”
報告看點
“十三五”時期發展成就:
污染防治力度加大,資源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升,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2021年工作任務:
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大力發展新能源,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有序發展核電。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實施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專項政策,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
“十四五”時期目標任務:
落實2030年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降低13.5%、18%。
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為2021年的重點任務之一。為能源電力行業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指明了方向。
無疑,“碳達峰、碳中和”是今年全國兩會的“熱詞”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過去一年繼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完成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
能源領域的每一步變革,都會對社會經濟發展產生深刻影響,更關系著全人類生存和發展。“碳達峰、碳中和”成為兩會“熱詞”,正是體現了我們除了著眼當下,更關心未來。
報告明確,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包括“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和“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左右”,表明了我國用更少能源消耗取得更高經濟增長的綠色發展追求。
政府工作報告還為生態環境治理工作,部署了務實的舉措和任務。報告提出,今年要“繼續加大生態環境治理力度。強化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和聯防聯控,加強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達到70%”。
報告還對節能環保產業作出了部署,要“擴大環境保護、節能節水等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范圍,促進新型節能環保技術、裝備和產品研發應用,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
關鍵詞:保障民生、鄉村振興
報告看點
2020年工作回顧:
實施階段性大規模減稅降費,與制度性安排相結合,全年為市場主體減負超過2.6萬億元。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城鄉區域發展格局不斷優化。推進煤電油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2021年工作任務:
用改革辦法推動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推進能源、交通、電信等基礎性行業改革,提高服務效率,降低收費水平。允許所有制造業企業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進一步清理用電不合理加價,繼續推動降低一般工商業。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
解讀:為政之道,民生為本。翻閱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與民生相關的內容依然占據較長篇幅。
尤其是“青山常在、生機盎然”,這八個字令人眼前一亮、心頭一熱。
事實上,自2018年開始,我國一般工商業電價已經連降三年。報告明確,今年要“繼續推動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市場有活力,社會才有活力,民眾才有就業崗位,人民生活才能得到切實保障,國內國際雙循環才能順暢運轉……這才是真正的“青山常在、生機盎然”,這也是強調“再幫一把”的深意所在。
鄉村振興,則是新跑道上的一場“接力賽”。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核心內容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如何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也成為今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熱議的焦點。
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跑出了“好成績”,現在“接力棒”交到為鄉村振興而努力的奮斗者手里。在新的征程上,能源行業如何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是下一步要具體思考和落實的問題。
不難看出,這份報告既有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感、獲得感,又有令人向往、給人期待的“小目標”、“小確幸”。甜滋滋的生活味道是一步一步實現的,民生發展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能源電力行業也將在“更進一步”“再上層樓”的不斷前行中繼續增加民生建設的“甜度”。
